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難解的客家情節

我常常要很用力的去說明我是客家人,而且要附帶說明我是真正純種的客家人,爸爸是屏東內埔的客家人、媽媽是新竹湖口的客家人,我是從小吃客家菜包、客家湯圓及板條長大的客家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很敗家、對朋友也還算大方,所以初相識的朋友都不相信我是客家人,因為他們對於客家人的認知就是「勤勞(這是好的)」及「小氣(這是不好的)」

那些說我看起來不像客家人的人,不知道是覺得我不夠「勤(勤勞)」還是不夠「儉(小氣)」? 我的「儉」,或許沒有直接反應在金錢上面,但是骨子裡,我還是很客家人的,比如我會「節約能源」,我會隨手關燈、關水,冬天洗澡時,在等待熱水之前,我會把管路沒熱之前的水用水桶接起來留著沖馬桶或是拖地,我甚至會把除濕機的水拿去沖馬桶或澆花,又比如,我不會浪費食物,一些剩菜我通常還是會冰起來,我不會不吃隔餐菜,那些聽到我是客家人而感到意外的人,大多是認定我是「小芋(外省二代)」,也許因為我的飲食習慣裡面有著外省口味吧,因為我無法接受南台灣那種鹹鹹甜甜的小吃,我喜歡吃港式飲茶、喜歡吃北方麵食,對於西式料理也是全盤接收,我更不會每一餐都要求要有白飯

我其實可以理解一些河洛人對於客家人的刻板印象是從何而來,客家人的「小氣」,是真的出了名的,而我個人的解讀是,客家人的小氣,不是只有在金錢的部分,而是整個處世的「格局」問題,很多客家人,真的是作事情的格局不夠大,這一點,從客家人在企業家的比例中可看出端倪,客家人或許有很多有錢人,但是客家人卻很少有很多大企業家,因為客家人很會存錢,所以客家人有很多有錢人,但是要經營一個大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格局,是很難成功的

每次到了選舉,客家票總是一個被關注的議題,也許在本土意識逐漸抬頭之後,河洛人已經在政治上嶄露頭角,而客家鄉親的意向,則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客家人的「硬頸」,一直是個很難突破的謬思

那些說我不像客家人的人,也許是因為知道了我的政治色彩而覺得我很奇怪、不像一般的客家人,媽媽常說,她覺得客家人很沒骨氣,媽媽常說她無法跟她的娘家親友溝通,因為她覺得她那些娘家親友根本毫無思想、是非不分

爸爸和媽媽都是深綠選民,爸爸過去數十年的公職生涯裡,從來沒有加入KMT,也沒有投過KMT的任何一位候選人,媽媽也一樣,爸爸因為卡在公職身分,所以只能默默的支持DPP,還有就是,在家裡跟我說一大堆「歷史課本上面以及學校老師沒有教的事」

小學的時後,我不太懂爸爸為何每次看到我的社會課本都會很激動的把日本話的三字經(巴格亞魯之類的)都說出口了,因為那和爸爸溫文儒雅的個性是截然不同的,那時候,我在課本和爸爸的話之間,找不到平衡點。。。。。這些矛盾,直到上了高中之後,我才慢慢的弄懂

再來說選舉,從我有投票權以來,10幾年了,我也沒有投過KMT的任何候選人,出了社會之後,對於政治議題,我一值都是很低調的,唯一比較能夠暢所欲言的,只有在醫院工作的那幾年,因為醫界裡面,醫生族群裡,有很多跟我一樣是深綠的,可是,很奇妙的事情是,這些深綠的醫生族群裡面,客家人畢竟還是不多,離開醫院以後,我更低調了,因為我在新竹捧著藍天底下的一碗飯,我必須小心的端好我的飯碗,我根本不跟同事談政治

媽媽則是很積極的參與一些活動,沒事就去DPP的黨部幫人家穿旗子、折文宣,有大型活動一定會到場,那些連署啦、牽手護台灣、遊行、擊掌之類的活動,媽媽從來沒缺席過,平常沒事還一天到晚去call in,直到發現電話帳單是天價的時候才會開始收斂

這次的選舉,讓很多深綠選民很傷心,我真的不知道那些跟著那個整天穿著短褲跑來跑去的人一起狂歡慶祝的客家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腦袋到底裝什麼?我雖然是客家人,但是我真的不懂。。。。。

沒有留言: